158-7148-2381
371589644
推荐产品

首页 > 新闻中心 > 常见问题

常见问题

改革开放的河南实践之濮阳篇丨项目为王强引擎

发表时间: 2023-12-15 12:27:44 |   作者: 常见问题

  换道领跑战略是我省“十大战略”之一,擘画着“在传统产业上高位嫁接,在新兴起的产业上抢滩占先,在未来产业上前瞻布局”的新蓝图。在资源型城市濮阳市,跨越转型的内在要求与内生动力,使蓝图转化为胜景的步伐铿锵。

  濮阳市大力实施换道领跑战略的关键一招在哪里?“改造‘老饭碗’,打造‘金饭碗’,重塑产业高质量发展新优势,壮大转型发展新动能,以产业转型带动全方面转型。”濮阳市委书记万正峰表示。

  以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四新”产业为重点抢滩占先新兴起的产业,以氢能、人工智能等“两能”产业为突破加快布局未来产业,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改造为抓手高位嫁接化工、装备制造、食品加工、现代家居、羽绒制品等传统产业……濮阳市产业高质量发展释放澎湃动能,一批大项目、好项目随之落地生根,也成为读懂濮阳的绝佳“窗口”。

  “塑料”能制造高强缆绳、防弹衣,这是河南沃森超高化工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沃森超高”)的“黑科技”。

  11月26日,走进位于濮阳经开区的沃森超高,一眼能看到的巨型装置,创下了全国首套的纪录。“这是3万吨/年淤浆环管连续法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装置,也是上海化工研究院积极科技攻关并实现产业化的重要成果。”公司相关负责人张恩龙说,2022年8月至今,该装置长期处在稳定的试生产状态。

  聚乙烯是热塑性材料之一,被大量应用于制造塑料容器、塑料玩具等产品。沃森超高生产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可谓聚乙烯界的“顶奢品牌”,因为优异的抗击、自润滑、耐磨、耐非物理性腐蚀等性能,被大范围的应用于航空航天、轨道交通、海洋工程、生物医疗和国防军事等高精尖领域。

  工艺领跑全国的装置在濮阳“落地”,并非偶然。2013年,濮阳市政府和上海化工研究院签订合作协议,沃森超高自此“诞生”。张恩龙说:“我们既看中濮阳的化工产业链,原料优势显著;也看中濮阳转型高水平发展的决心,潜力巨大。”

  近年来,濮阳立足石化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摆脱“一油独大”的困境,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聚力“高精尖”的化工新材料产业即是主攻方向之一。沃森超高的发展与濮阳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同频共振,自然同向而行。

  “超高分子材料产业园项目建设正稳步推进。”据濮阳经开区相关负责的人介绍,项目以沃森超高为产业链“链主”,将围绕超高分子量聚乙烯产业下游招商引资,有望3年内聚集产业链企业20余家,实现年产值200亿元以上。

  11月23日,坐落于濮阳工业园区的中国石化兆瓦级可再生电力电解水制氢示范项目,又为一辆管束运输车满载300余公斤“绿氢”,送它“启程”前往周边100公里以内的实验室、燃料电池生产线、煤化工产业、钢铁行业等各个下游用氢环节。

  “自2022年12月25日投产以来,项目已安全运作300余天,生产的氢气纯度保持在99.999%以上。”油气加工技术服务中心是该项目的运营方,据相关负责人梁建伟介绍,项目核心设备是我国单套最大质子交换膜(PEM)电解水制氢装置,其采用的质子膜电解水制氢工艺是现阶段与风电、光电耦合度最好的电解水制氢技术路线,全过程没有一点污染物排放。

  中国石化兆瓦级可再生电力电解水制氢示范项目,是中国石化新能源建设、发展的“桥头堡”,承载了中国石化独有的风光电多能源制氢高效耦合稳控技术、绿氢制备关键技术等“试验田”。这一重点项目缘何“牵手”濮阳市?

  “氢能产业慢慢的变成了濮阳转型高水平发展不容忽视的力量。”濮阳市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说,该市以氢能利用为突破加快布局未来产业,与制氢、储运氢、加注氢、应用氢等氢能全产业链条的打造与项目建设目标不谋而合;同时,该市在支持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加快发展、鼓励企业搭建科研创新载体、强化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提供有力政策支撑。

  为加快打造豫北地区“绿氢”生产基地,该项目把打造科研成果转换链视作立身之本。聚焦氢能产业链中的储氢一环,项目将在3年研究期内建设落地2口中高压储氢井,形成自主的储氢井技术供应链和产品线;聚焦用氢一环,油气加工技术服务中心与浙江大学等机构合作,为绿氢制备合成气等化工产品重要原料加紧攻关。“下一步,将为中国石化、濮阳市布局氢能产业搭建技术支撑平台。”提及未来,梁建伟信心满满。

  11月24日,在濮阳天顺风电设备有限公司风电塔架(塔筒)项目基地,吊车往来穿梭,工人正在对塔筒钢板毛边进行仔细打磨。同一时间,在濮阳天顺风能新能源设备有限公司,风电叶片生产线高效运转,向今年生产叶片超400套、年产值约10亿元的目标逼近。

  天顺风能(苏州)股份有限公司在风电装备制造领域处于全球领头羊。2019年,天顺风能首度落地濮阳市濮阳县,投资建设了该市首家风电装备制造产业园。2023年8月,天顺风能与濮阳县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打造我省首个“风能—储能—氢能全链条新能源装备产业园”。

  濮阳因油而生、因油而兴,立足资源禀赋,油气装备制造一度成为该市支柱产业之一。近年来,濮阳市构建“一高、四新、两能”产业新格局,产业“主战场”由新材料、新能源等迭代油气,装备制造产业重点领域也向节能环保装备、新能源装备、电子信息制造、智能装备拓展。

  “由于风电叶片、塔筒都是‘大家伙’,交通运输、区位选择是我们投建项目不可忽视的考量因素。”濮阳天顺风电设备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苏利说,濮阳低风速风能资源丰富,建设有多个平原风电场,为风电装备产业打下良好基础。

  “围绕创新做文章。”苏利说,企业成立之初就着手建立了自主科研平台和研发团队,未来将继续盯紧科研项目的研发,促使更多技术成果转化落地。

  波司登、雅鹿、加拿大鹅……拿一件你常见的品牌羽绒服,拆开温软的“内里”,就可能得到一朵来自台前县中威新塘羽绒精洗产业园的羽绒。

  “我们拥有亚洲单体量最大的现代化双机羽绒生产线亿只鸭子的羽毛,生产不一样等级的白鸭绒。”11月24日,在该产业园,主要负责人杨庆生走进车间例行检查。这里的生产车间几乎看不到人影,预分、除灰、洗涤、脱水、烘干、冷却、除菌等十几道工序,用一条全自动化的生产线、几台高至房顶的大型机器就能搞定。

  “毫不夸张地说,在这里走一趟,我就知道哪台机器出了什么毛病。”杨庆生把数智化成果归结于长达40多年的迭代升级。

  20世纪七八十年代,杨庆生作为台前县羽绒羽毛产业的首批从业者,在东北、西北走街串巷收羽毛,寄回老家后用人力做简单清洗、挑拣,再发往浙江萧山。产业经历自发阶段后,台前县在构建完整产业链条上下功夫,倾力打造集鸭鹅孵化、养殖、屠宰,原料毛加工销售,精品羽绒水洗、分拣,羽绒服装、被褥、寝具和羽毛工艺品等系列制品深加工于一体的转型模式。

  具体到企业,以智能化、数字化为引领的改造升级,也顺理成章成为最优解。“我们这批人都是从生产一线成长起来的。”杨庆生说,他们一直在改进工艺流程,结合客户的真实需求,对机器进行了数百次“定制化”改进,“未来,我们将进一步提品质、树品牌,以数智化场景的进一步应用提升企业的经营附加值。”

  “它是动态的‘地图’,虽已收录全国高层人才150余万人,储备全球科创专家人才1.1亿人,但一直会更新。”继今年9月首次推出“濮阳全球产业人才地图”后,濮阳市科学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濮阳市科学院”)于近日开足马力为“地图”添彩。该院执行院长张永胜说,通过“地图”靶向引才,可使“人才端”与“产业端”对齐。

  引领高层次人才集聚濮阳,濮阳市科学院为何挑起大梁?“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资源,研究院为创新而生。”据张永胜介绍,2022年2月10日,濮阳市科学院作为我省第一家市级科学院揭牌成立,也成为该市实施“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的“一号工程”。科研谁来做、成果怎么转、如何补足企业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濮阳市科学技术创新工作自此有了“强核心”。

  在走访调研中,濮阳市科学院发现,因该市地处区域边缘,“引才难、用人难、留才难”成为棘手挑战。“对于创新人才来说,事业是‘吸铁石’,平台是‘梧桐树’。”张永胜说,濮阳市科学院围绕全市化工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产业领域,全力打造高能级人才平台载体。

  广泛链接外地智力资源。濮阳市科学院与中国科学院、南开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前沿技术研究院、中石油(上海)新材料研究院等高校及科研院所达成战略合作意向,在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人才引育等领域开展深入交流与合作。

  创新启动“以编引才”。发挥300个专项编制优势,濮阳市科学院首批已引进高层次人才43人,编制在院、服务在企,力争在5年内把这批人才培养成为企业的“最强动力”。